无核黄皮的类型(无核黄皮的特点)

作者:水果控
发布时间:
浏览次数: 769

摘要:   无核黄皮的类型  黄皮果实种核多是黄皮的缺点之一,也是果实食用率低的重要因素,影响着果实品质、商品性状、栽培经济效益。因此,选育无核或少核的黄皮品种是黄皮选育种的目标之一,是提高黄皮果实品质和栽培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。近年来西、广东等地已相继发现了 ...


无核黄皮的类型

  黄皮果实种核多是黄皮的缺点之一,也是果实食用率低的重要因素,影响着果实品质、商品性状、栽培经济效益。因此,选育无核或少核的黄皮品种是黄皮选育种的目标之一,是提高黄皮果实品质和栽培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。近年来西、广东等地已相继发现了无核黄皮,并在生产上逐步推广应用。但各地的无核黄皮形成的原因有所不同,在栽培上应采取不同的措施,才能达到栽培的目的。目前发现的无核黄皮,已知的有以下几个类型:

  1、自交不亲和型:

  花粉粒虽然有一部分能萌芽,但花粉管生长缓慢,花粉管太短,无法将雄配子输入到胚囊受精,表现为自花受精率极低,它所以能坐果和保持高而稳定的无核率,主要是受到自身花粉刺激使子房膨大所致。如龙山无核黄皮就是这种类型,它由实生变异而来。1982年在广东揭西县海拔190米左右的龙山山寨前发现1株无核黄皮,株高6.5米,冠径6.2米。该树是1960年定植的实生树,种后3年结果,丰产稳产,穗重可达1千克,最高株产135千克,无核率高而稳定,果实无核率达95.6%以上,个别特大的果实有1核。

  龙山无核黄皮的花为完全花,花尊5片,花瓣5片;花丝3210条,其中5条较长,5条较短,相间轮生于瓣与子房之间花药10个,粉黄色,有光泽,饱含花粉,围绕柱头。子房上位,5室,胚珠倒生。这些与有核黄皮的花器构造相同,未发现其雌雄蕊在外部形态构造上的异常。

  龙山无核黄皮与有核黄皮混栽,由于虫媒导致异花授粉,所结果实92.77有核,其中两核率45.8%,四核率7.2%,平均毎果有饱满的种核1.96粒。这表明龙山无核黄皮的胚囊发育正常,排除了胚囊不育和三倍体植株引起无核的可能性。

  龙山无核黄皮母树种在山寨前,土壤肥力高,植株生长壮旺,当地年平均气温21.1℃,最低气温一2.4℃,最高气温37.3℃,花期气温17.9~24.1℃,年际间的气温呈现非节律性的变化。该母树处在方圆5000米内无有核黄皮授粉树的良好自然隔离环境中,20多年来所结果实无核率高而稳定。其无性繁殖后代引种到平原,只要有良好的自然隔离条件,或是与有核黄皮混栽,在花期用网纱隔离避免虫媒进行异花授粉,均可结出无核果,能保持95.6%~100%的无核率;而在花期不用网纱隔离让虫媒异花授粉就结出有核果,有核率高达92.77%。这说明营养状况和气候等环境因素不是龙山无核黄皮的成因。

  1987年对龙山无核黄皮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时发现,花粉在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,已发芽的花粉中有76.51%的花粉管极短,长度不及花粉粒自身最小半径,且数量上比有核黄皮增加20.12%;而花粉管长度超过花粉粒自身最小半径6倍以上的花粉仅有0.62%。可见龙山无核黄皮的花粉发芽率虽然超过10%,但绝大部分的花粉管太短,要把雄配子输送到胚囊进行受精的可能性极小,因而表现为自花受精率极低,它所以能坐果和果实正常生长,是受到自身花粉等刺激使子33房膨大所致。龙山无核黄皮的这种自交不亲和是形成无核果实的原因。

  龙山无核黄皮经多点多年栽培,并进行了跟踪调查,在方圆3000~5000米内如果没有有核黄皮授粉树,即使有蜜蜂等大量虫媒在活动,其自花授粉所结果实的无核率均可以稳定在95.6%以上,平均每果有核仅0.017粒;用网纱套罩在花穗上进行人工隔离,即使在3000米以内有有核黄皮树和蜜蜂等虫媒,也能获得无核果实,无核率在95.91%以上。龙山无核黄皮树周围有有核黄皮树越少、距离越远、虫媒数量越少,结出的无核果实越多,无核率越高;反之,周围有有核黄皮树越多、距离越近、虫媒数量越多,结出的无核果实越少,无核率越低。

  2、胚囊不育型:

  有些无核黄皮是由胚囊不育引起的,胚囊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退化,不能发育成正常的胚囊。如钦州无核黄皮,无论是单独种植还是与有核黄皮混种在一起,都会结出无核果实,这种无核型很有可能是胚囊败育引起的。

  3、外因型:

  有些少核或无核黄皮的形成很可能与外界因素,如气温、营养等有直接关系,当受精合子、受精极核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后,未能启动分裂,或启动分裂后在某一时期又停止分裂发育,出现败育型种子,从而结出无核果实,如罗秀少核黄皮,一核率为35%,二核率为15%,无核率为50%(其中多数为败育型种子)。其无性繁殖的第二代移植到其他地方,外界条件改变了,结出的果实多数有核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