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黑斑病如何治?(枣黑斑病症状和防治)

作者:水果控
发布时间:
浏览次数: 727

摘要:   枣黑斑病主要侵害毛叶枣(别名滇刺枣、印度枣、缅枣、台湾青枣),该枣为枣属中的主要品种之一。分布于非洲、印度和澳大利亚。在我国主要分布产于云南、海南岛、广东、台湾等地。1975年在印度哈里来纳发现此病,我国在1985年云南农业科学院热带***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...

  枣黑斑病主要侵害毛叶枣(别名滇刺枣、印度枣、缅枣、台湾青枣),该枣为枣属中的主要品种之一。分布于非洲、印度和澳大利亚。在我国主要分布产于云南、海南岛、广东、台湾等地。1975年在印度哈里来纳发现此病,我国在1985年云南农业科学院热带***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枣园中的毛叶枣发现该病,到1987年调查,病害已遍及整枣园,造成果实变小,品质降低,影响品质和产量。该病除侵害毛叶枣外,当地野生酸枣也受感染。

枣黑斑病症状

  枣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,病叶背面产生零星黑色小点,以后逐渐扩大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斑,直径0.5~6毫米,严重时,数个病斑连大片,在叶片背面呈现烟煤状的大黑斑。叶面呈现黄褐色斑点。受害叶片呈卷曲或扭曲状,易脱落。果实变小,品味下降。

枣黑斑病病原

  枣黑斑病半知菌亚门、枣尾孢真菌。子实体生于叶背面,菌丝体内出成表生。表生的菌丝平滑,浅青黄色,有隔膜,宽2~3.5微米,无子感。分生孢子梗簇生至紧密簇生,从气孔伸出或突破表皮,或单生于表面半菌丝上,青黄褐色,抱于梗簇生呈青黄褐色至浅褐色,孢子梗顶部伍泽较浅,宽度不规则,直立或弯曲,分枝,上部稍呈屈膝状,顶部呈宽圆形至圆锥形,有时有较明显的疤痕,但不加厚,多隔膜,长45~215微米,宽5~8微米。分生抱子倒棍棒形,浅黄褐色,直立至中度弯曲,顶部宽圆形至钝圆形,基部呈倒圆锥形,0~3个隔膜,长25~47.5微米,宽8~10.8微米。

枣黑斑病病害循环及流行:

  此病在南方7月份开始零星发生至翌年2、3月份为发病高峰期,此时病株上大部分叶片布满黑色颗粒,部分叶片坏死脱落。未结果的枣园发病轻,已结果的枣园发病重。随着病叶的脱落,健壮植株再次萌发新生的嫩叶上未见到症状。3月底至10月份为病害的衰退期。

  此病侵染性强,适应性广,必须引起重视,防止继续向我国南方枣区传播。


枣黑斑病防治方法:

  1、严格实行检疫措施,防止该病向外地传播。

  2、黑斑病发病初期在早霜期,发病高峰期在持续霜结冰期。建议防治重点应在9月底10月初,即平均气温在13℃以下开始结露水时防治。药剂初步推选戊唑醇、多抗霉素两种药剂,防效在78.1%和72.4%。由于感染红枣黑斑病病果采摘后继续扩展,对发病较重的枣园建议采摘后要立即加工。

  3、喷药保护,注意及时喷洒200~300倍倍量式或多量式波尔多液,或喷洒800倍70%甲基托布津药液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