猕猴桃的采收标准是什么?(猕猴桃成熟标准)

作者:水果控
发布时间:
浏览次数: 799

摘要:   猕猴桃采收期的确定  猕猴桃自开花受精完成后,果实开始发育,到成熟需要120~175天,品种之间果实生育期差别很大,成熟期从8月开始持续到10月底。同一个品种的成熟期受到气候及栽培措施等的影响,不同年份之间差别可达3~4周。而猕猴桃果实成熟时外观不发生明显的 ...

猕猴桃采收期的确定

  猕猴桃自开花受精完成后,果实开始发育,到成熟需要120~175天,品种之间果实生育期差别很大,成熟期从8月开始持续到10月底。同一个品种的成熟期受到气候及栽培措施等的影响,不同年份之间差别可达3~4周。而猕猴桃果实成熟时外观不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,不产生香气,当时也不能食用,无法通过品尝鉴定,给确定适宜采收期带来了困难。猕猴桃采收过早,果实内的营养物质积累不够,果实品质降低;采收过晚则会有遇到低温、霜冻等危害的可能。

  猕猴桃果实接近成熟时,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,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淀粉含量的降低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。在果实发育后期,淀粉含量大致占总干物质的50%,可溶性固形物(其中大部分是糖类)稳定在4.5%~5%。进入成熟期后,果实中的淀粉不断分解转化为糖分,淀粉含量持续下降,而糖分的含量显著升高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上升。不同猕猴桃品种的果实内淀粉转化为糖分开始的时期不同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速度也不相同。同一个品种在冷凉的地区环境下可溶性固形物开始上升早,上升速度快,而在温暖地区开始上升较晚,上升速度慢。据测定,15℃时可溶性固形物在5%~6.5%之间时上升的速度约每天0.04%,而11℃时每天上升0.07%~0.09%,气温每增加1℃,可溶性固形物每天的上升量降低0.006%~0.013%。冷凉地区从5%上升到6.25%只要13天,而温暖区则需要37天。猕猴桃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后,如果一直保留在树上,果实随着成熟度的提高,可溶性固形物逐步上升到10%以上,而果肉硬度逐渐下降,达到可食状态。留在树上的果实软化速度不仅高于在低温冷库贮存果实的软化速度,而且高于在常温下贮存果实的软化速度。

  猕猴桃果实成熟期是以果实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***到一定标准确定的,新西兰对海沃德品种的最低采收指标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.2%,日本、美国对海沃德品种的最低采收指标均为6.5%。我国大多数地区目前主要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.5%作为采收的最低指标。这个指标主要针对采收后直接进入市场或短期贮存(3个月以内)的果实。对于采收后计划贮存期较长的,一般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7.5%后采收,此时果实的贮存性、货架寿命以及软熟后的风味品质更好。

  猕猴桃采收前要定期到果园取样,用便携式仪器检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变化。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时,在园内(除边行外)有代表性的区域随机选取至少5株树,从高1.5~2.0米的树冠内随机采收至少10个果实,在距果实两端1.5~2厘米处分别切下,从切下的两端果肉中各挤出等量的汁液到测糖仪上读数,10个果实的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.5%时可开始采收,但如果其中有2个果实的含量为6.1%时,说明果实的成熟期不一致,应被视为未达到采收标准,不能采收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猕猴桃采收不宜太早,否则会对果实品质和储藏期限影响较大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