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黏虫怎样防治(枣黏虫用什么药能治)

作者:水果控
发布时间:
浏览次数: 562

摘要:   枣黏虫又称枣镰翅小卷蛾、卷叶蛾、包叶虫、黏叶虫等,属鳞翅目、小卷叶蛾科。是枣树的重要害虫之一。全国各枣区均有发生。枣黏虫以幼虫食害枣芽、枣花、枣叶,并蛀食枣果,导致枣花枯死、枣果脱落,发生较重时会引起严重减产。  枣黏虫形态特征  成虫:体长6~7 ...

  枣黏虫又称枣镰翅小卷蛾、卷叶蛾、包叶虫、黏叶虫等,属鳞翅目、小卷叶蛾科。是枣树的重要害虫之一。全国各枣区均有发生。枣黏虫以幼虫食害枣芽、枣花、枣叶,并蛀食枣果,导致枣花枯死、枣果脱落,发生较重时会引起严重减产。

枣黏虫形态特征

  成虫:体长6~7毫米,翅展13~15毫米。体黄褐色,复眼暗绿鱼。前翅黄褐色、长方形,顶角突出、尖锐且略向下弯曲,前缘有黑褐色斜纹10多条,翅中部有黑色纵纹2条。后翅深灰色,缘毛较长。足黄色,跗节具黑褐色环纹。

  卵:扁椭圆形,长约0.6毫米,表面网状纹。初产时透明、有闪光,两天后变红黄色,最后为橘红色。

  幼虫:共5龄。初孵幼虫头部黑褐色,胸、腹部黄白色,逐渐呈黄绿色。老熟幼虫体长12毫米左右,头红褐色,胸、腹部黄色、黄绿色或绿色。前胸背板红褐色,分为2片,两侧与前足间各有红褐色斑2个。腹部末节背面有“山”字形红褐色斑纹。具臀栉,臀栉3~6根,以4~5根为多。胸足3对,褐色,腹足4对,臀足1对,近白色。

  蛹:长6~7毫米,初为绿色,后逐渐变为红褐色。腹部各节前后缘各有1列齿状突起,末端有8根端部弯曲的刚毛。茧白色。

枣黏虫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

  江苏1年发生4代,浙江1年发生5代,世代重叠,均以越冬蛹在枣树主干粗裂缝内越冬,翌年春季羽化出成虫。在四川2月中旬至3月下旬成虫羽化,卵产于嫩芽和光滑的枝条上,第一代幼虫孵化后钻入芽内,咬食嫩芽和嫩叶,使枣树不能正常发芽,外观像枯死,造成枣树当年第二次发芽,产量大幅度降低。3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二代幼虫,先危害枣花,继之危害枣叶和幼果。6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发生第三代幼虫,除危害枣叶外,还啃食果皮并蛀果造成落果,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。

  在发生5代的地区,第一代幼虫发生在展叶期,危害芽叶;第二代幼虫发生在开花期,危害枣花,对产量影响很大;第三代幼虫发生在枣果实生长期,初孵化幼虫先危害叶,稍大即蛀果危害,造成落果;第四代幼虫发生在枣的采收期;第五代幼虫发生在落叶前期;末两代均危害枣叶。

  成虫白天潜伏在枣叶背面或枣园内的其他植物上,夜间活动,黑光灯趋性强。羽化后翌日即交尾,交尾后第二天开始产卵,卵名散产于枣叶正面中脉两侧,1张叶片可有卵1~了粒。幼虫危害枣叶时吐丝将叶片粘在一起,在内取食叶片,形成网膜状残叶。危害枣花时侵入花序,咬断花柄,蛀食花,并吐丝将花缠绕在枝上,被害花变鱼但不脱落,使满树枣花呈枯黑一片。危害枣果时,除啃伤果皮外,还杜入果内,粪便排出果外,被害果不久即发红脱落,也有与叶粘在一起的虫果不脱落。幼虫能吐丝下垂并随风飘移传播。老熟幼虫在叶荀内花序中、枣果内或树皮裂缝内结白色薄茧化蛹。

  枣黏虫的各代发生期受气温的影响较大。雌蛾产卵的最适宜温度为25C,气温在30C以上时产卵量少。在3代发生区,以第二代卵量最多,第三代卵量最少。

枣黏虫防治方法

  冬春灭蛹:冬季或早春刮除树干的粗皮、锯去残破枝头,集中烧毁。主干涂白,并用胶泥堵塞树洞,以消灭越冬蛹。

  束草杀蛹:在9月上中旬末代幼虫化蛹前,在主干分叉处束草环,引诱末代幼虫入草化蛹,翌春成虫羽化前解下草环烧掉。

  诱杀成虫: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。

  药剂防治:做好虫情测报,掌握各代卵孵化盛期,进行喷药,选用杀卵、杀幼虫效果好,不杀伤天敌,不污染环境,对人、畜、禽安全的药剂。选用药剂有75%辛硫磷乳剂3000倍液、50%杀螟松乳剂1000-2000倍液、25%西维因500倍液、25%亚胺硫磷800-1000倍液等。

分享到: